当前位置: 首页>>校园动态>>正文

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  拥抱精神文明建设的春天

——临沂市特殊教育中心荣膺山东省首届“文明校园”风采展示

2018年05月30日

从临沂市模范集体、临沂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到山东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残疾人之家、山东省残疾人三项康复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从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特殊教育教学示范校、山东省首批“康教结合”实验校到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从临沂市市直文明单位、临沂市文明校园到山东省首届文明校园……作为全市唯一一所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临沂市特殊教育中心全体师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文化兴校”的发展目标,用辛勤的汗水、无言的大爱、过人的智慧、无私的奉献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在全市教育系统树立窗口,形成典范。

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成就教师思想新境界

有人说,选择了特殊教育,就远离了鲜花与掌声,一代又一代临沂特教人薪火相传、无怨无悔。务实、民主、求真、奉献的学校领导班子,积极推行人文化管理,以“育残为本”的价值观、“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的办学理念引领全体教职工,依托《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他们用爱心、细心、恒心为盲、聋哑孩子撑起了一片灿烂的晴空。在临沂市特殊教育中心,每位教师都能精心备好每节课,用心上好每堂课,悉心辅导每个学生,细心批改每次作业,真心评价每位学生。

“让教师心中有信仰,为学生发展指方向”。正如山东省特级教师、临沂市特殊教育中心王正茂校长所言,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离不开每一位教师的努力和学校“乐教、乐学、乐业”的良好氛围。为此,沐浴新课改的春风,启动新一轮的创新实践,临沂市特殊教育中心践行出一套学习、康复、就业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结合道德讲堂、教师宣誓、师德演讲、最美教师评选等活动,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教师精神成长。2016年,刘凤老师获得临沂市“最美教师”提名奖;2017年,吕洪娟老师获得临沂市“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王帅君老师获得山东省优秀班主任称号,陈晓岚老师一家三代耕耘教育的事迹在山东教育电视台播出。

2009年以来,学校号召全体教职工参与“三一工程”:读一本教好书,搞一项教育课题,上好每一堂课。“三一工程”的全面实施,取得了累累硕果:教师的读书心得在校内网、各级报刊以及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校目前已承担了10余个省级课题、30余个市级课题;学校还邀请了全国特教专家季佩玉先生等一行四人进行专题讲座,多次邀请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系的教授实地授课,先后举办了山东省特殊教育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山东省特殊教育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各项活动的蓬勃开展,大大加快了学校“真实、扎实、朴实”的有效课堂建设,有数十名教师在省、市优质课评选中获奖。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营造校园文明新风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本着要成才、先成人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以及诚信教育等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和工作网络,以活动为载体,使教育活动做到了科学化、制度化、系列化、常态化,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全员值班、班主任教室内办公等措施悉心关怀着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国画、书法、手工、健美操、篮球、声乐、武术、装璜设计、计算机等21个兴趣小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补偿了学生缺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大爱无言,真爱有声。学校十分重视对学龄前聋儿的语言康复训练,专门为语训部配备了“新概念学说话”、“无线调频”、“听力计”、“启音博士”、“启聪博士”等先进的听力语言训练设备。采用情景教学,一对一教学,寓景于教,寓情于教,为听障儿童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康复环境。语训部现已康复培训学生150余人。其中,有40余名聋生走进普通学校学习,实现了聋而不哑的愿望。“铁树开花,聋儿说话”在这里已经成为现实。

为使残疾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自建和联办了各类一流的专用教室20多个,先后设置了盲人按摩、工艺美术、美容美发、数控技术、面点制作、园林花卉等多个实用型专业。其中,听障学生的体育、美术、舞蹈;视障学生的手工编织、器乐演奏和中医针灸按摩,已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催开铁树花枝秀,赢得春风扑面来。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自立自强、残而有为的毕业生820人,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盲部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很多学生凭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创业,开起了按摩诊所,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近几年来,先后有30人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有2人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专业舞蹈演员,并在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参演了美轮美奂的舞蹈《千手观音》;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表演了《永不停跳的舞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学生的书画、手工作品及文艺节目多次在省内外获奖;学校舞蹈队演绎的《春天》、《拉大耙》等节目多次获得山东省残疾人文艺汇演一等奖并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巡回演出;先后有8人代表国家参加国际体育比赛,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已是山东省自强模范、临沂市残疾人联合会盲人协会主席,临沂市劳动局盲人按摩培训鉴定基地主任,临沂市康乐园盲人按摩院院长的戴俊林表示,“正是因为在特教中心的那段岁月成就了如今的自己”,他愿意和老师们一起,为学生们树立榜样,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号召更多的残疾人自强不息,奋斗不已。

同样,作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专业舞蹈演员的孙敬力也回到了母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特教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每天总是提前一小时到学校,带领舞蹈队的学生训练,周末休息时间也和学生们在一起,在他的努力和感召下,学校舞蹈队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同事们的交口称赞,学生们的真心感谢,这个大男孩,总是用质朴的、真诚的微笑一一回应着。

党建引领,文化传承,推动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

“党建工作的开展,既造就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员队伍,又营造了学校精诚团结、民主治校的良好氛围”正如王正茂校长所言,学校不断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把“两学一做”、“两亮一做一争”等专题教育同特殊教育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党员带头“结对帮扶”活动。2016年,康复部荣获临沂市“工人先锋号”,学校被市直机关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付岩老师代表全市教育系统参加市直机关庆祝建党96周年暨“寻闪光足迹·讲奉献故事”报告会,并被市委副书记张宏伟点名表扬。为更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学校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具体主抓,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学生会干部共同参与,统一领导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建立校长办公会议制度,每周召开行政办公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明确纪检委员,对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加强监督。贯彻民主集中制,健全教代会制度,设置了校务公开栏、校长接待日、校园开放日,方便家校沟通。

在努力做好党建工作的同时,学校大力推进文化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建成了150米的德育文化长廊。倘佯其中,可以欣赏中外名言,品味名人佳作,感悟人生哲理。形态各异的奇石静卧于绿茵茵的草地,“自强不息”、“天道酬勤”等警句,时时激励着每一位同学。主题雕塑特色鲜明,启园寓意美好深远,张贴在墙壁上的名人名言、老师的座右铭和优秀学生的事迹介绍,使学生无论身处哪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受到美的熏陶。现代化的图书馆里,学生们尽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学校专门设立了盲人阅读室,配备了盲人图书、低视阅览器、电脑读屏软件等,满足学生心灵深处对知识的渴求。新建成的律动室,以其先进的设施水平跻身全省一流行列。

《中国教育报》、《齐鲁晚报》、《临沂日报》以及山东电视台、临沂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学校的办学成绩进行宣传报道。2012年3月20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莅临学校指导工作,看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完善的师资水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为全校师生欣然题词“心中有爱,永远幸福”。

雄关漫道,只承载了曾经的荣耀;而今迈步,每天都是新的起点。随着“十三五”的到来,《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提升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临沂市特殊教育中心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历经千辛万苦的特教人必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坚持内涵发展,谋求特色创新,努力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优质教育资源的蓝天。

关闭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